——探访大山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郎在对门(哪)唱山歌(呦),姐在房中(呃)织绫罗(呃)。”“腊月采茶下大雪,王祥为母牡丹花,王祥卧寒冰上,天赐鲤鱼跳龙门。”……当一首首响亮幽雅的紫阳民歌在紫阳县城的何家院子里响起时,你需要做的只是泡一壶上好的富硒茶,静静地倾听着,感受这来自最淳朴山间的心灵之声。
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地处陕西南部的紫阳县,自古以来便是有名的茶叶之乡与民歌之乡。来到美丽的山城紫阳,行走在古朴的石板街道,总有当地居民哼唱着民歌小调,徐徐走过你的身边。不需用请教谁,你便知道这歌声只属于这里。
紫阳有个“民歌大院”
陕西的紫阳民歌是大巴山深处的一颗明珠。2006年,紫阳民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年过后,时年64岁的何耀信被陕西省文化部门认定为紫阳地区唯一的民歌文化传承人。
何耀信,人称何老幺,晚辈和徒弟们则亲切地叫他幺老汉。70岁的年龄与他依旧亮堂的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磁性、高亢的嗓音是这位七旬老人留给听众最深刻的印象。他既能脱口清唱数百首紫阳民歌,还能触景生情顺时而歌。
老人说从小就非常酷爱紫阳民歌,每到逢年过节或是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别家的孩子都去要喜糖,拣爆竹玩时,他却蹲在一旁听大人唱民歌。从传统的登山小调、船工号子,到歌颂农村生活变化的新民歌,他已经数不清自己收集和创作了多少首民歌作品。
“紫阳民歌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唱,而且唱腔还各不一样。”老人说,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如今何耀信住在城关镇的曹家坝,旅游的发展使这个以前平静的小村落热闹起来,好多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其中最有名的就数何家大院。从1995年开始,何氏兄弟就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民歌比赛和演出,也唱出了名气。凡到紫阳来的游客都想听听紫阳民歌,何耀信便灵机一动,将民歌演唱和“农家乐”结合起来,既满足了人们对民歌的需求,又增加了收入。何家大院每年都要为游客免费演唱紫阳民歌600余场次。2006年,紫阳县委、县政府把何家大院命名为“民歌大院”。
“乡亲们无论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只要有需要民歌的地方,我就要为大家把歌唱好。活到老,唱到老,要让咱紫阳民歌一直唱下去。”老人感慨道。
让更多人爱上紫阳民歌
第一次见到夏清华老师,是在紫阳县职教中心。此时的他正在给一群孩子上音乐课,教授的内容便是紫阳民歌中最负盛名的一首歌:《郎在对门唱山歌》。记者看此情景,便索性也站在旁边听了起来。
作为紫阳县民歌领域最负盛名的一位老师,夏老师在上课时不可谓不细致。为了纠正孩子们的声调唱腔,他不厌其烦地将上述歌曲的开头部分唱了又唱,一点一点地修正孩子们的唱法。
土生土长于紫阳的夏清华自幼就喜欢上了紫阳民歌。从小就听着外婆哼唱的民歌小调长大,十余岁就跟着当地农民学唱紫阳民歌,虽大多数的“情歌”他听不懂,但他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成年后的他,先后在县剧团和学校工作,但从未放弃对民歌演唱的追求。2002年,他参加《中国西部民歌大赛》获银奖;2002年参加中国西部“沙湖杯”民歌“花儿”邀请赛获铜奖;2006年参加全国“江河湖海号子大赛”获优秀奖;2007年参加陕南民歌大赛获“十大歌手”之首;2008年参加全国原生态民歌大赛获优秀奖。
长期从事民间歌唱,加之深厚的文化素养,让他逐渐对紫阳民歌开始了学术上的研究,并将其撰写成近万字的《谈谈对紫阳民歌的认识和演唱体会》。与夏老师聊天,就仿佛是跟一位紫阳民歌研究领域的专业学者聊天,你可以清楚地知道紫阳民歌形成和发展的前后历程。
紫阳人大多是明末清初从湘、皖、赣、豫、闽、粤各地来的移民后裔,因而紫阳民歌具有明显的南方印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南方的唱本。以紫阳民歌为典型代表的陕南民歌这种“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应当说与历史上的移民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真正会唱紫阳民歌的人逐渐少了,但我想数百年传承下来的东西自然有它的道理,它是紫阳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是国家艺术瑰宝里的一朵小花。我们有责任将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紫阳民歌、爱上紫阳民歌。”夏老师说道。
它是一种文化标识
权春国是汉江中长大的。他是一名船工的儿子,有关自己童年的记忆,近乎于全都跟水有关。自小坐于船头,听两岸山上和自家船上的歌声,让紫阳民歌的元素早已融入到他的每一个细胞。
成年后,权春国先后做过汉剧演员和紫阳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退休之后,他又担任了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如此丰富的履历,让权春国对于紫阳民歌的传播扩散和继承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前他曾多次发出呼吁:紫阳民歌不能总由几个人来演来唱,而应该发动广大群众来积极参与。
紫阳是文化大县,素有“茶乡”“歌乡”之美誉。为更好地传承紫阳民歌文化,紫阳县委、县政府2013年将紫阳民歌剧《茶山情》的创编列入全县20项重点工作,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也把《茶山情》列为基层文艺扶持项目。2014年元旦前夕,《茶山情》首演,这也成为该县从沉淀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到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的突破口。
将原生态民歌与民间舞蹈元素相融合的《茶山情》,全部由当地演员本色演出,其中多位还是当地的名歌手、非遗传承人。他们用质朴的歌声在剧中讲述着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铁道兵与紫阳茶山姑娘间的爱情、亲情故事。作为该剧的主演之一,权春国表示,《茶山情》剧中音乐全部以紫阳民歌为主,在展示民歌魅力、增强公众对非遗保护意识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游客通过《茶山情》认识紫阳、了解紫阳、关注紫阳。
“为什么我们要传承紫阳民歌,我想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地域文化之魂。当我们提起刘三姐,我们便想到广西;一提起秦腔,便想到了关中。紫阳民歌,便是我们这一片土地的文化标识,不管外在如何变化,我们会一直坚守和传承下去。”权春国说。
——原载2017年2月3日09版《陕西日报•陕南瞭望》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