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游在紫阳> 紫阳民歌>正文详情

关注陕西民俗系列报道之——紫阳民歌

时间:2012-07-24 11:06

  “文革”期间,紫阳民歌曾被扣上“黄色歌曲”的帽子,一度遭封禁。后来,当地挖掘紫阳民歌时,发现老民歌手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会唱,形成了断代。
  紫阳,听起来就很美。因城南有道教南派创始人张平叔(号紫阳真人)的遗迹紫阳洞,故名之。它是全国惟一一个以道号命名的县城。
  我和紫阳结缘是因为民歌。文化部今年将紫阳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沉寂许久的紫阳民歌也因此掀起了盖头———


  10月17日夜,记者一行入住紫阳紫苑宾馆。宾馆的后面便是汉江。
  清晨起来,一股清新的气息透过窗帘悄然入室。拉开帘子,眼前是一幅山水美景:汉江宛若一块绿宝石镶嵌在山脉之间。这个时候,太阳还未升起,江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对面的山峰在雾中若隐若现。江面上传来悠远的船笛声,隐约还可看见几只行进的竹筏。
这时,谁家的“唱家”(即歌唱家,陕南巴山一带的民间简称其为“唱家”)在隔 壁拉起了歌喉———
  “站在那船头看风光,汉江好像画一张,两岸青山对青山,万绿丛中是村庄,牛羊画中走啊,鱼儿画中游啊,人在画中忙啊,歌在画中唱啊。嗨,歌在画中唱啊……”
  歌声婉转清扬,涤荡心胸。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紫阳民歌,感觉歌声中凝蕴着山水的灵气。
  紫阳县剧团的演员最年轻的也已30岁,都能唱民歌,但后备力量不足令人忧虑。
  紫阳县文化馆七八十年代录制的乡间民歌带子现在在县城已找不来播放的机子了。为了不让民歌流失,没有文化的何家兄弟请来孙子记录歌词和曲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年轻人对民歌的关注度越来越小 。紫阳民歌在乡间河里偶然仍能听到。


  次日,我见到了这首《驾起彩船走汉江》的词作者,今年58岁的张宣强,一位被尊为紫阳民歌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张宣强便着手紫阳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现在已写了上千首民歌。虽然身为县政协副主席,但他更像一个文人。谈起紫阳民歌,张宣强就像谈起自己的家人,他点燃了一支烟,我们的采访便在他的袅袅烟雾中进行着。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7000年前紫阳就有人类活动,这里人类文明的历史最早就是以古代传说和歌谣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据说,《诗经》中的“周南”、“名南”等25首歌谣就流传于紫阳在内的汉江上游。
  在某种意义上,民歌成为传承“历史”的载体,但其产生最直接的动因或许是老百姓寻找快乐的需要。
紫阳地处汉水上游,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偏僻,闭塞,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生活,种地累了,男女就相互唱着骂俏;妇女在家里做活,一个人孤独寂寞,便唱个民歌解闷;放牛的单身汉,常扯起山歌宣泄心中的压抑……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议事歌、花鼓子、儿歌等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紫阳民歌,并成为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曲种。
  我们所说的陕南民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紫阳民歌。


  在紫阳,用歌劝酒已经成为习惯,“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儿不推不转来,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春不乱开……”再不会饮酒的人,听到这美妙的劝酒歌,也难免把持不住。
  不管是背背篓的,扛锄头的,还是在河边洗衣服的,在紫阳,很多村民都能唱民歌。
记者一行行船汉江,陪同我们的紫阳县文化局副局长权春国扯起了嗓子,一曲动人的民歌顺着江风传出。很快,对面山坡上竟有一老汉对起了歌,你一曲,我一曲,好不热闹。
  要问他们为什么爱唱民歌,请听———
  “久不唱歌忘了歌,久不撑船忘了河,秀才提笔忘了字,燕子嚼泥忘了窝,乖姐忘了小情哥。”
  男女间的相思相恋,很多“口头上不好说”的,也用民歌来“骂俏”,“逗趣”。请听———
  “唱个山歌逗一逗,看姐抬头不抬头,马不抬头不威武,人不抬头不风流。”
  “想姐想得没奈何,脸上长起疙瘩砣,神仙下凡医不好,只望乖姐摸一摸,十个疙瘩好九个。”疙瘩砣,青春痘也。一位青年男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略见一斑。
  要问紫阳的民歌有多少?请听———
  “山歌多来山歌多,山歌就有牛毛多,唱了三天零三夜,还没唱完个牛耳朵。”
  质朴无华的情感以同样质朴无华的语言来表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人情动于衷。
  张宣强把紫阳民歌比喻成一棵常青树,每一片叶子都各具秉性,或通俗质朴,或优雅大方,或幽默诙谐,或风流浪漫,或粗犷豪放,或温婉含蓄,或虎啸龙吟,或虫鸣鸟语……她是一棵七彩树,赤橙黄绿青蓝紫,美不胜收。
  很多人惊叹:紫阳民歌的歌词为何如此自然、流畅?
  张宣强认为这是一种大手笔,“无技巧之技巧就是大手笔,我们在写作中常想学学这种大手笔,但又常落个东施效颦,自讨没趣。主要原因恐怕是我们是为了‘写作’,而民歌的作者们不是为了‘写作’。”

  今年51岁的夏清华是当地民歌手中的“扛鼎”之人。他说:“什么是民歌?民歌就是当地语言的音乐化。”
  夏清华主张地方民歌应该用地方方言唱。失去了语言特色,也就失去了民歌的特色。而文化恰恰讲究特色,否则,文化也就失去了绚丽多彩。
  论现在的名气,紫阳民歌比不上陕北民歌。夏清华对此“耿耿于怀”,“家乡话唱出的紫阳民歌并不比陕北民歌差,”他对此很有信心。
  陕北是黄土高坡,紫阳是山清水秀,陕北民歌粗放、高昂、直白,紫阳民歌则“九曲十八弯”,每弯有每弯的妙处。陕北民歌,就像吼出了心中的不畅,过瘾!陕南民歌却像饮入了一杯上好的葡萄酒,凉凉爽爽,而且回味无穷。
  夏清华用一个词概括紫阳民歌的特点———“清秀”!
  紫阳民歌目前没有陕北民歌影响大,很大方面是因为缺乏“政治背景”。陕北是革命圣地,解放前,全国就有很多音乐界的高手、专家在那里挖掘、整理,解放后,那些人在我国音乐界又多为权威,是他们把陕北民歌推向了极致。
  有人开玩笑说,陕北民歌大多是唱“革命”的,是“红色歌曲”,而紫阳民歌都是山呀、水呀、哥呀、妹呀的,“小资”情调太浓。文革期间,紫阳民歌甚至被扣上了一顶“黄色歌曲”的帽子,一度被封禁。

  “因为是‘封资修’的东西,文革期间,紫阳民歌不敢唱了。文革后,当地准备挖掘紫阳民歌时,却发现老民歌手已经老了,而新人又不会唱,形成了断代。”
  夏清华说:“我这个年龄实际上是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抢救紫阳民歌已迫在眉睫!”
实际上,在紫阳偏僻的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唱民歌的还比较多。比如过丧事时,你唱、我唱,大家争着唱,从晚上唱到天亮。但县城里唱民歌的人已经很少了。
  经济发达了,反而丧失了文化;看似没文化的地方,反而越有文化。这真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县文化馆曾把全县比较有名的民歌手都集中到了招待所,住在那、吃在那,给他们泡上好茶,没事就让他们唱,然后给他们录音。当时共收录了上百位民歌手的民歌,录歌几千首。那些民歌手现在大部分不在了,在的也已经七八十岁。
民歌往往是“言传‘声’教”,老民歌手不在了,民歌也就失传了。一位70多岁的老民歌手叹息道,他一直想培训一些年轻人,可他们不喜欢,都打麻将去了。
  张宣强说:“祖爷唱过民歌,爷爷唱过民歌,爸爸唱过民歌。祖爷早已作古,爷爷已经仙逝,爸爸也不在了,但民歌仍然活着。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他说自己只有一个希望:紫阳民歌千万不要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