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经济贸易局关于对县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复函

时间:2020-11-27 18:00来源:紫阳县经济贸易局
标题 紫阳县经济贸易局关于对县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复函
编号 33 办理部门 紫阳县经济贸易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户天芳  签发日期 2020年11月27日 类别 A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作支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强调“民营企业要壮大,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做支撑,企业在竞争中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紫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多,经济较落后,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特别是镇村民营企业人才问题更为突出。通过对紫阳民营企业人才问题的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企业需求呈现“三缺”
        一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民营企业家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不足,仅凭个人经验、市场意识和冒险精神,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现代经济活动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二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缺。民营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紧缺。三是人才培训培养机制缺。缺少必要的培养土壤和环境,培育人才的机制还没建立起来,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很难给人才提供成长空间。
        二、企业人才存在“三难”
        一是引进人才难。近几年,虽然县委县政府加大了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引进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例如,现在90后的理想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民营企业能够提供的工作普遍是“钱少、事多、没未来”。相比民营企业上班,他们更愿意去大公司、大城市或是区域中心城市。二是培养人才难。全县民企中几乎没有人才培养规划和经费投入,也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职工上岗前有技能培训的企业还不到5%,大多数企业采取边干边学、师傅带徒弟方式培训人才,部分企业每年从本县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一些。主要从事财务和文秘工作。三是留住人才更难。企业千方百计招聘、培养的人才,工作两三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就纷纷跳槽到大企业、发达地区,或是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造成管理、技术岗位人才断档。
        建议:一是建立权威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研究贯彻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确定由县上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在落实好《紫阳县“五个一”企业帮扶机制》《紫阳县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基础上定期专门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二是要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牵头通过院地合作等方式建立柔性引才机制,着眼于县域优势产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由政府出面打造平台,上门请,签合约,给补贴,供住房,让高端人才进的来,留得住。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各类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实现“高精尖”人才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目标,缓解中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是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待遇留人理念。加强“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优秀返乡就业人才宣传表彰力度,激发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就业的荣誉感。利用政府平台,引进专业的人才测评系统,推行国企招聘民企用的招人用人机制,在招聘前与民企进行对接,根据民企用人需求进行定向招聘与选拔,民企与政府签订人才使用合同,委派到县内民营企业任职,但编制在国企,根在国企,使委派到民企的人才有归宿感,民企在使用过程中要让他们享受国企同等或更高的待遇,使他们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参考沿海人才吸引政策,努力提升薪资和福利保障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本土人才成长进步的高薪岗位、高管岗位,通过员工持股、参与企业决策等方式增强主人翁意识,构建企业和员工命运共同体。
        四是对我县“龙头企业+政府推动+培训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进行完善升级,推广到县内所有民营企业。通过实施“三包两免一补两稳”等优惠政策,与县内民企对接,提高师傅带徒弟的成本补贴和奖励机制,实行定额补助,定单培训、定向就业,为紫阳的经济发展构建强大的人才造血功能。 
回复 刘志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提案”收悉,现函复如下: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根本渠道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在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不断增强。但正如您在提案中所述,我县民营企业发展也存在人才紧缺、人才“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关整个民营企业发展领域,我们总体上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一方面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一方面协同涉企各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协作和落实,给予民营企业以实实在在的支持。
        一、以政策为引导,促进本土企业长效发展
       (一)把强化思想引导、政策激励作为转型之先。围绕抓重点出台了《紫阳县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办法》、《紫阳县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紫阳县促进茶叶加工企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紫阳县“四上”企业培育办法》、《紫阳县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紫阳县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专门性管理制度和及奖励办法,助推企业发展。今年还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紫阳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金融支持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办法》《紫阳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财政支持产业健康发展实施细则》等 8个办法和细则的通知,切实减轻疫情对产业建设发展的影响,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帮助其健康发展。
        (二)建立五个一企业帮扶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省、市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效益为核心,以优环境、解难题、强实体为目标,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严格落实企业帮扶“五个一”》 工作机制的通知,按照“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县直部门包联、一名金融顾问帮扶、一名财务顾问指导、一名法律顾问护航”的方式, 建立现代企业帮扶“五个一”工作机制,实行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跟踪督导,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确保实体经济民营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高质量发展。
        (三)招商引资及税收优惠政策。1.税费优惠政策。对政府鼓励类投资项目的生产企业,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出口进口、高新技术、技术创新等税收优惠政策的,由企业进行申报,县税务部门协助办理减免税手续。招商引资企业所涉收费项目按中省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2.产业投资政策。政府鼓励投资项目:矿产品开发深加工项目;富硒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紫阳民歌及民俗风情旅游开发项目;技术高新型、劳动密集型、资源能源节约型、出口创汇型、进口替代型、两头在外型项目;中医药产业项目;公共服务行业项目;金融贷款与担保项目。3.土地矿产资源政策。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以出让方式供给,地价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土地使用年限按政策规定的最高年限确定。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用地采取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租赁、转让等流转方式供给,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备案。从事矿产开发的企业,在国土资源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取得矿产资源。对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从事矿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按矿产资源管理有关规定优先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4.奖励扶持政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县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对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企业技改扩能及流动资金贷款予以一年贴息,贴息标准为企业贷款利息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30万元。招商引资竣工投产企业在完成政府当年下达的生产建议计划,且上缴地方税收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三年内按每年上缴地方税收总额(含企业所得税)一定的比例奖励该企业。全县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招商局;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度乡镇和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县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其中:200万元用于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考察、评审、包装、推介及洽谈工作,100万元用于招商引资的表彰奖励。5.环境保障政策。凡在紫阳境内投资兴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挂牌保护;对破坏投资环境的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将从快从严进行查处;对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应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招商企业,确定一名县级领导挂联,一个部门包抓;在县监察局设立招商引资投诉中心,对客商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二、促进全民创业,搭上“互联网+”发展快车
        (一)大力支持务工人员返乡创办民营企业。近5年来累计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37亿元,财政贴息3014万元,扶持5600名民营企业业主创业,带动18116名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二)加大企业人才培育和创业者技能培训力度。精准培育培训企业急需各类人才,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储备。组织开展了6期“经贸大讲堂”共441人次的企业管理及财务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全方位提升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创业成功率。
        (三)制定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健全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建成1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培育龙头电商企业5家。县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建成13个镇级电商服务站和14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打造电商产品开展紫阳富硒特产质量安全溯源54家。新开网店268家,京东特色紫阳馆和淘宝特色紫阳馆均已开馆运营;全年实现线上交易额4.6亿元。智慧物流中心已建成投入运营。电商扶贫已成为紫阳县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新路子。我县先后荣获 “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和扶贫试点县”以及“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把握政策导向,增强发展信心。一是认真研究中、省、市出台的关于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全力做好项目遴选、汇报衔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二是出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促投资措施、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2、继续着力抓好“两上”企业培育服务工作。全面摸查拟新增“规上”、“限上”企业,建档立册、监测跟踪、督导帮扶;及时跟进新建竣工投产企业,帮助完善相关手续,促其尽快入统。建立帮扶机制,继续加大对“两上”企业的支持力度,在金融、土地、财税、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3、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积极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管理创新,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专职财务会计等措施,提高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二是积极开展系统培训,提升企业家队伍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更新知识、拓宽视野。
        4、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瓶颈。一是继续加强政银企合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广应用“小额信贷”、“互助贷”等适合小微企业信贷的产品和模式;二是推动落实县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投入,扩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还贷周转金规模。提高基金使用效果,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三是引导企业积极走社会化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及新四板”挂牌上市融资。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