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概述(县志节选)

时间:2018-06-12 00:00
文件名称 紫阳概述(县志节选)
索引号 0000001450000201806003 公开目录: 调查研究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12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年06月12日
内容概述 紫阳概述(县志节选)

紫阳县地处陕西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边界线长365千米。东与安康市汉滨区、岚皋县接壤,西与汉中市镇巴县毗邻,南与重庆市城口县,四川省万源市接壤,距安康市50千米,总面积2204平方千米。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曾在此修行而得名,为全国唯一用道教真人名号命名的县。1996年,行政区划几度调整,多次合并,到2010年,全县辖21镇,210个行政村,20个街道社区,人口34.1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07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5人。

商代紫阳属庸国,商末于任河流域设任氏国,西周属巴国,战国时归楚国所有,自公元3世纪中期至5世纪,在县境内曾设置魏明、宁都两郡和宁都、汉阳、广城三县。明正德七年(1512)设紫阳县,属金州。清属陕西省陕安道兴安州,民初属陕西省汉中道,民国25(1936),属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1130日,紫阳县和平解放,属陕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区辖。19505月,属安康专区,1969年属安康地区,2001年属安康市,县城所在地城关镇。

紫阳属扬子准地台沉积区与秦岭地槽沉积区过渡带,是世界著名志留系弓笔石古生物化石裸露地带,汉江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汉水,两条河水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蒿坪河水川道,从而形成“三山两谷一川”的地貌特征;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四季分明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适宜多种农林作物生长。由于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一遇暴雨洪水,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2000年和2010年,全县大部分乡(镇)发生两次比较大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

紫阳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生产条件差,经济收入低,依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生活状态,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围着土地要饭吃,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艰难爬行。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0多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7元,普遍过着“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的日子。1986年,紫阳县列入“国家级”贫困县,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全县人民的奋斗目标。 1990年,县委、县政府把推广玉米三项技术,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战略措施,在全县掀起一场解决吃饭问题的“白色革命”,连续四年种植地膜玉米2万公顷以上,每到春天,田间里、山坡上被农膜一片片地覆盖,其场景尤为壮观。仅此一项,粮食亩产单产大幅度增长,到1994年总产达到12.49万吨,自此紫阳县结束30多年吃返销粮的历史,被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评为粮油生产一、二等奖。1995年,粮食政策放开,尽管吃饭问题得到解决,而紫阳人刻骨铭心的饿饭历史,永远不会放松粮食生产,并不断改革耕作制度,在精耕细作上做文章,粮食生产在稳定发展中得到优化。1999年,全县农村退耕还林后,人均种粮面积保持在1亩以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耕地改造建设,生产方式从广种薄收转向集约经营转变;土地逐渐由单家独户向种粮大户集中;作物种植逐步由田野型向园林化发展。2009年,坚持以农业园区为引领,陆续启动10个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其中,中国富硒茶观光园、红椿茶叶生态观光示范园、双安富硒示范园、高桥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洞河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等产业优势凸显出来。

境内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为多种经营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山货特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以茶叶、蚕桑、柑橘、生漆、油桐为主农林特产,成为全县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靠其增收,农民靠其致富。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宽阔的天地,在生产上以市场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什么值钱种什么,避免指导农业生产上的盲目性。1992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每年九月开展林特建园活动,动员数以万计农民开展林特大会战,向山坡宣战,在山坡上建银行,新建一大批板栗、杜仲、厚朴、茶叶、生漆、魔芋等农林特产园;1996年,全县开展财源建设,大力发展以生猪、白山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狠抓品种改良、疫病防控、标准化圈舍建设、科学饲养等关键环节,建立畜牧产业示范村40个,培育养殖示范户5000户,全县畜牧总产值达6亿元。2005年,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机遇,通过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民逐步跳出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2010年,全县农业产值15.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031元。财政收入由1986年的21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7亿元。

在径济建设过程中,为了天空更蓝,河水更清,紫阳县狠抓山、水、田、园、路的绿化建设,掀起一个又一个全民植树造林高潮。198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4.01%,此后,先后实施飞播造林、长防工程、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等工程项目。全县飞播区造林面积累计达13万公顷,人工造林1.73万公顷,封山育林0.4万公顷,义务植树100万株。 2010年,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6.23万公顷,森林面积12.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7%。紫阳人民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天然氧吧。

2006年,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既给紫阳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带来千载难逢机遇,又给紫阳生态建设带来一定压力,县委、县政府权衡利弊,趁机而上,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开展绿化治理、生态移民。为使“一江清水送北京”,实施汉江大瀛湖绿化治理工程,在汉江沿岸的7个乡(镇)、25个行政村累计造林1.41万公顷。同时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污水治理措施,确保汉江水质不受污染,汉江岸边不乱建房屋。如今汉江水质清澈透明,与岸边树林连成一片,构成一副美丽壮观的图景。

紫阳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建设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紫阳人民深知,没有工业的县域经济,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脆弱经济。于是,在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化工原料上大做文章,很快就以独特产品优势打开国际国内市场,把弱项变为强项。1990年,全县工业产值仅只4754万元。1992年,有7家外资企业陆续落户紫阳,为工业生产注入新鲜血液。1998年,开展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对全县37户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合作化改造,从而推动了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此后,红星化工厂、毛坝关水电站、新坪垭电站、斑桃电站、灯芯桥电站、浙陕水泥厂等企业投产运行,为紫阳县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培育3个以上产值过亿元的大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个亿的奋斗目标,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组织全方位的招商引资,工业总量不断增加,运行质量快速提高,催生全县工业经济稳步发展。通过省市“西洽会”“龙舟节”和“紫阳富硒茶文化节”等招商平台,累计引资达40多亿元,实施项目IOO余个。2007年,湘贵锰业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全面竣工,紫阳县诞生第一个产值过亿元的大企业。富硒矿泉水、钛磁矿、锆刚玉等资源开发,增添了新的工业门类,产业结构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2010年,紫阳县逐步形成以钡盐、锰矿、锆刚玉为主体的矿产业开发;以茶叶、矿泉水、魔芋为主体的富硒食饮品产业开发;以板石、水泥为主的建材业开发;以水电、煤炭为主体的能源产业开发四大工业支柱。先后引进陕西有色集团、陕煤集团、河南前卫等一大批规模企业落户紫阳。全年工业总产值12.52亿元,产值过1000万元的规模企业达到20家,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72亿元。紫阳工业蓄势待发,给这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县带来无限希望!

25年的历史进程中,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塑特色产业的人文品牌,培育出独具特色的紫阳富硒茶、紫阳金钱橘、蚕桑生产、板石开发、劳务输出等五大优势产业,不论是在经济存量上,还是在对外开放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紫阳人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告,紫阳县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其道路为之宽广,其特色足能延续后世,其生命活力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得到全方位展现。

紫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唐代就列为“每岁充贡”的贡品。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列为国家统购统销二类物资管理,并且视为联系大西北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产品,紫阳茶的收购量占全省的一半。20世纪70年代,为完成茶叶交售任务,收购季节县、区、社层层开会,队队动员,把完成茶叶交售任务提到爱党、爱国的政治高度,以此动员茶农积极踊跃地把茶叶卖给国家。1981年,紫阳成为继湖北恩施之后全国发现的又一大富硒区,富硒微量元素给紫阳茶叶带来革命性的发展机遇。2001年开始,紫阳县探索用好田好地建设精品茶园,经过10年的奋斗,全县建设茶叶基地乡(镇)15个,茶园面积达到1.13万公顷,其中,丰产密植茶园0.67万余公顷,建成名优茶机械加工厂21O个。20021O月,确定紫阳富硒茶为国家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41O月,紫阳富硒茶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9年,紫阳富硒茶以7.04亿元的身价名列中国茶叶类公用品牌第9位,西部地区第一名;2010年,紫阳茶叶产量达到2938吨,产值达到3.64亿元。被农业部列为国家茶叶商品基地县和优质名茶区及名茶百强县,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使久负盛名的“茶乡”名副其实。2004年紫阳茶被国家正式公布为富硒茶原产地,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金钱橘是紫阳最早进入商品流通的林特产品,明清时就有“一船橘子下安康,两船粮食回紫阳”之说。紫阳金钱橘以其个小、皮薄、籽少、酸甜的独特品质在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皱皮柑以其个大、皮厚、肉多、苦尽甘来之优点,颇受客商青睐。2002年,汉王镇皱皮柑在成阳农高会上卖出1.2元一个的好价钱。1986年,根据地区行署统一部署,在汉江库区建设0.13万公顷柑橘园。1999年,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新建柑橘基地0.08万公顷;2004年,全县发展120个柑橘大户,2006年,结合汉江(大瀛湖)绿化治理,在城关、向阳、洞河、焕古、金川、汉城6乡(镇)新建金钱橘、皱皮柑220公顷。2010年,全县柑橘面积0.25万公顷,其中温州蜜橘、0.11万公顷 。年产量达2000多吨。

兴桑养蚕是紫阳县的传统产业,1982年,全县掀起兴桑热潮,从浙江桐乡县调进600万株桑苗,1988年,全县开展毫桑树改造工作,采用修枝除害,锯桩芽接等技术措施,使数百万老桑树返老还童,桑叶产量大幅度提高。2002.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当年新栽桑苗4900万株。2005年,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紫阳县列为实施重点县,桑树实现规模发展,2007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0.43万公顷。2010年,全县养蚕规模保持在5万张以上。

紫阳县处在板岩富矿集中区,境内板石储量约60亿立方米,质量与储量堪称世界之最。品种有:黄绣板石、蓝黑板石、绿板石等,其中紫阳蓝黑板石储量最大,耐酸性强,是紫阳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储量达30亿立方。2006,紫阳天然黑板石在美国注册“黑钻”品牌;英国注册为“皇后”品牌,出口免检。2010,经矿产资源整合保留13个板石企业。引进陕西恒佳矿业有限公司整体开发,投资1.2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金刚石串珠式绳锯作为开采墩料工具,开采加工93万平方米。板石销往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全县9户板石企业获得出口经营权,2010年板石出口创汇800万美元。

1990年,全县近万农民通过亲朋好友的牵线搭桥到矿山打工,包工头把一个乡或一个村劳动力招揽出去,少则几十人、几百人,多则上千人,从此拉开了紫阳县劳务输出的帷幕。1995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如滚雪球一样快速发展,当年达到4.7万人。2004年,每个劳动力月收入最低的1200元,最高的2500元。2005年,紫阳县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输出基地,开辟输出民工与用人单位的绿色通道,发挥能人大户带动作用,全年输出8.37万人次。2010年,紫阳县劳务输出达到10万人次,收入7.02亿元。200442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紫阳县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先进县的称号。2006年,评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劳务输出推动了紫阳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投入,为鼓励大量劳动力向外输出务工,县委、县政府从土地流转、兴办敬老院、幼儿园和加强基层服务人手,着力解决“空心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方面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确保劳务输出可持续进行。

紫阳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每迈出一步都付出极大艰辛。20世纪90年代前,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几乎是讨米下锅。1986年,国家以“以工代赈”方式投入地方公路建设,全县改造25条县乡公路,里程达347千米。新修洞河至涧水、双河至解放等8条断头路及矿山公路61千米。1988年,利用库区交通迁建资金,新建桑(桑树沟)瓦(瓦房店)公路,结束了瓦房、红椿、东木、燎原人民必须通过轮渡通行的历史。1997年,修建紫阳县第一条地方出境公路——紫阳县汉城至汉阴县漩涡公路。2000120日,全长20千米的城(县城)焕(焕古)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紫阳县最后一个不通公路乡(镇)的历史。2006年以后,紫阳迎来基础建设的热潮,襄渝二线和陕川高速路建设相继开工,紫阳县乘机争取“大路带小路”建设项目,全县建设通村水泥路2171296千米,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襄渝二线竣工使用,陕川高速路建成通车,全县形成“一纵四环”的地方公路网,实现铁路、公路、水路路路畅通,融入西安、重庆、武汉等大城市半日经济圈,交通瓶颈彻底打破。通讯、电力、广电等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互联网8000户,有线电视人户率26.8%,电视覆盖率93.8%,全县农村通电率l00%

进入新世纪后,紫阳县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建设以县城为中心向集镇辐射。县城建设立足板石优势资源,全力打造具有板石特色的山城风貌。先后新建和改造紫府路、文化中心、桥沟路、紫阳港及观江平台等基础设施。2004年,紫阳县为全省唯一没有广场的县城,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2007年,县委、县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终于建成1.37万平方米的紫阳广场和体育场,实现了紫阳人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愿望。此后,在县城新建茶叶市场、西关农贸、会仙桥农贸、粮贸、蔬菜市场等专业市场。改扩建县城供水、县医院、中医院、城区排洪、城区公厕、背街小巷等市政项目,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在县城主要街道、背街小巷、人行便道全部铺设板石道路,城市品位提升,县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投资10亿元的西门河新区建设成功启动,建成后将吸纳新增居民2.5万人,县城规模进一步扩大。2009年,通过市级卫生县城验收达标。2010年,顺利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验收。如今紫阳县城脱胎换骨,如花绽放,铁路桥、高架桥、公路桥凌驾于汉汪、任河之上,把山城团团环抱,将“一江两岸,一城三区”紧密联系,气势恢宏、景色宜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与生态移民、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数万农民从高山偏远地区移居到条件较好地带,在公路边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型集镇和文明新村,不断缩小农村与城镇的生活差别,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条件大大改善。

2001年,随着国家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各项优惠政策陆续出台,紫阳县以养老、就业、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2010年,全县8000余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万余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7000余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3900余人参加工伤保险;2800余人参加生育保险。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发展,全县参合农民达到28万人,参合率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县有1.7万人参保。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全县4000余名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村3.6万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农村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新建乡(镇)敬老院7个,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2010年,县城保障性住房全面启动,规划项目区7个,累计融资10多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161套。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缩小。

在经济建设中,紫阳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使紫阳教育得到长足发展。1986年,紫阳县开始实施六年义务教育,到1995年,全县61个乡(镇)达到省颁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基本标准。2005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5亿元,新建校舍11万余平方米,排除危房校舍5万余平方米,中小学各项工作达到“两基”验收标准,国家授予紫阳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 2010年,全县有公办学校l37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l所、培训机构1所、初级中学和九年制学校19所、小学112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4.7万人,全县教职员工2828人,专任教师2669人。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营造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2006年之后,紫阳县高考捷报频传,连续数年创造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全县三本上线745人。20世纪80年代,全县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68个,其中省级项目13个,落实项目资金500多万元。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有机茶开发、茶叶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等项目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后,县乡卫生医疗蓬勃发展,乡(镇)卫生院逐步转向以防保为主,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县人民医院以外科、妇产科为优势科目,全方位提供医疗服务,髋关节置换术等先进手术在临床被推广应用。人们就医难、吃药贵的问题逐步化解。

紫阳县境内的擂鼓台、仙人洞、中国富硒茶观光园、任河漂流、汉江水景、特色古镇等景点引人人胜,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国硒谷、汉江画廊、茶歌紫阳”的民俗生态旅游地。风景如画,人杰地灵的优美环境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20世纪90年代后,本土一批文学爱好者脱颖而出,把紫阳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写得淋漓尽致,2010年,紫阳县文学作者在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l4部,散文诗歌集50多部,在《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20多家发表中篇小说60多篇,在《散文》《陕西日报》《诗刊》发表散文诗歌120多篇,被外界称为“紫阳文化现象”,足见紫阳文化人的开拓勇气和创新精神。此间,县委、县政府先后举办七届“中国紫阳富硒茶文化节”、多次开展“全县民歌大赛”活动。2010年,根据紫阳籍作家李春平小说改编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拍摄完成,采取实名、实景的方式,讲述紫阳茶、紫阳民歌的故事,别开生面的推介方式,让世人刮日相看。

紫阳县位于长江支流的汉水流域,古典民歌的传播与流动,形成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深厚土壤,使紫阳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与浸润,产生和培育了独树一帜的紫阳民歌。它以其清纯自然的情调和悠扬动听的音乐,穿越历史的风云,划破时空的寂寞,祖祖辈辈地唱下来,山山岭岭唱过去,一唱几千年,经久不衰。紫阳人口齿伶俐,发音清脆无杂质,说话也像唱歌一样,无论什么时候,一曲山歌调子拉开,便会在漫山遍野飞扬起来,形成一山有歌,山山有歌的独特景观。新中国成立后,紫阳人民为挖掘抢救民歌文化遗产,作出艰苦卓绝的工作,在繁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2000年,县政府开展民歌进校园、进机关活动,使紫阳民歌代代相传,赢得社会的广泛公认,外界不仅知道紫阳县,更知道紫阳的茶好喝、歌好听。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

紫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属于川陕革命根据地,1937年就被确认为陕南8个苏区县之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紫阳苏区辖麻柳等27个乡(镇)478个村。紫阳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勤劳勇敢,兼容开放,乐观进取的人文性格。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为紫阳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代紫阳人更是意气风发,涌现出心系人民群众执着扶贫事业,关键时刻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的邱磊;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抗洪救灾英勇牺牲的烈士冉本义、罗春明;有许多坚守在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国家、省级劳动模范,还有书写“竹山精神”的毛坝镇竹山村当代农民集体。光荣传统和时代风采,锻造出“精诚团结,迎难而上,苦拼实干,敢为人先”的紫阳精神。

25年的历史进裎中,35万紫阳人民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亲历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园林化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参与了由贫穷落后向致富奔小康建设历程。紫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县人民在非常困难情况下,众志成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为全面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紫阳,打下坚实基础,人民衷心期盼明天的紫阳更加富饶、更加美丽、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