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1-08-03 00:00
文件名称 紫阳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索引号 001130200201506006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1年08月03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1年08月03日
内容概述 紫阳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紫阳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2015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双高普九”,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强县品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紫阳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逐步提高学前三年入园率,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努力使城乡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加强县幼儿园建设,吸纳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基本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民办幼儿园。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申报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其中,县幼儿园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
(二)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双高普九”目标。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不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督导制度,增强学生体质,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实现普及试验教学县目标,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巩固率分别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残儿、少年入学率达60%以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办学水平显著提高,达到“双高普九”标准。
(三)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制定、出台《加强高中教育工作的决定》,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中占60%,职中占40%。到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高考本科达线人数万人比达全市平均水平。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中教师选聘制度,根据需要,每年从师范院校选聘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补充到高中学校任教,改变层层拔高使用教师的现象。加强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高中学校布局调整,撤并高桥中学高中部,集中力量办好紫阳中学和毛坝中学,高中在校生达6000人以上。
(四)加快发展职成教育,不断扩大职校办学规模。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15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完成县职教中心建设和搬迁任务,努力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使职教招生与普高招生比例达到4比6,职校在校学生达2000人以上。全面实施“四大工程”,努力实现免费职业教育,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实现“人人技能培训”全覆盖,积极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优化专业设置,积极培养2个以上省级示范专业。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使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五)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
按照“发展高中,稳定初中,建设规模完小,积极推行寄宿制,逐步取消教学点”的调整思路,结合人口下降因素和方便学生入学的原则,进一步调整校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十二五”期间,全县中小学将由2008-2009学年度的142所逐步调整为74所。在此期间,计划新建校舍建筑面积21293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03100平方米,教师宿办16200平方米,生活用房93630平方米;拟建运动场面积147800平方米。总投资资金39748万元,其中:运动场建设资金4434万元,新建校舍资金31940万元,设施配置资金2767万元,师资培训资金607万元。同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保证留守儿童住宿需要。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办法》、《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校长聘用制,全面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小学教师学历提高率达75%以上,初中教师学历提高率达55%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10%以上。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学科不配套问题。
(七)加快教育强乡镇创建步伐,努力实现教育强县目标。
在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的同时,加快教育强乡镇创建工作,“十一五”期间已命名的9个省、市级教育强乡镇要不断巩固提高创建成果,其它16个乡镇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教育强乡镇创建任务,从而实现教育强县目标。
(八)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切实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成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各小学实现“班班通”目标。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取得信息能力等级证书,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九)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广泛宣传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
贯彻实施规划,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教体局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
(三)改革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教育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实施“校财局管”,保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努力争取和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经费,进一步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建立社会投资和捐资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乡镇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各乡镇政府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