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时间:2011-06-24 00:00
文件名称 紫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索引号 zyxzfzyxzfbgs/2022-0786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1年06月24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1年06月24日
内容概述 紫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紫政发〔2011〕6号

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牢牢把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两大关键,夯实交通设施、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三大基础,大力发展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民俗旅游四大产业,扎实抓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社会建设五大重点,加快构建生态、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建设。
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32.3亿元,增长15%;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25%、17%;财政总收入2亿元,增长16%;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4675元,增长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460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定指标范围内。
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是:
(一)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型工业
依托优势资源,着力培育规模企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突破发展,确保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增长30%。一是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富硒食(饮)品要加快茶叶生产企业技改扩能步伐,提高加工水平,扩大规模,增加效益。建成陕煤集团25万吨富硒矿泉水项目和华明实业茶叶综合开发一期工程。新型材料要按照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要求,围绕板石、钒钛磁铁、锰矿等优势资源,策划包装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综合开发。突出抓好有色锰业三期、锆钢玉、钛磁铁矿、五氧化二钒、花岗岩、毒重石、板石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快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清洁能源要力促11个在建水电站建成发电,建成小水电输电网络。积极引进陕煤集团综合开发煤矸石,发展煤电产业。二是加强规模企业培育。加快向阳铁路货运站建设,切实解决企业运输、电力、资金、销售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快速壮大,力争全年培育5家规模企业。三是加快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尽快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大企业引进力度,力争全年引进5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入驻园区。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亿元,增长6%。茶叶产业新建紫阳大叶泡茶园6000亩,建成标准化茶厂2个,改造升级初制厂10个,继续抓好茶园管护和销售网络建设,力争全年产茶3400吨,实现综合收入6.8亿元。畜牧产业要以5万头商品猪基地镇和万头商品猪基地村为重点,加强技术培训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规模化效益,带动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5.3亿元,增长6%。魔芋产业新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2万亩,建成初制加工厂3座,力争全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蔬菜产业要以发展设施蔬菜为重点,新发展蔬菜重点村5个,建成设施蔬菜1000亩,带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缓解菜价偏高问题。对蚕农售茧进行补贴,推进蚕桑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养蚕达5万张。在权洄路沿线新建厚朴基地4万亩。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大力发展林特经济,逐步改变大林业、小产业局面。积极发展库区水面养殖,促进水面有序开发。集中力量抓好洞河镇小红光、向阳镇营梁2个民俗旅游村,高桥镇龙潭、双桥镇六河2个厚朴基地村,高滩镇白鹤、瓦庙镇庙坝2个魔芋基地村,双安镇双河口、汉王镇五郎坪2个设施蔬菜示范村,城关镇和平、向阳镇月池2个丰产茶园示范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三)狠抓项目建设,力促投资快速增长
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全年完成投资23.6亿元,增长25%。切实抓好茶叶产业化、魔芋产业化、设施蔬菜、厚朴基地产业项目,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规模特色效益型农业。扎实抓好紫渔路、紫洄路、紫燎路改造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力推进市政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抓好汉江绿化、天保工程、丹治工程,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继续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以工代赈和生态移民项目,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县医院综合住院楼、县城第二小学、镇综合文化站等民生项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项目和“7.18”灾民建房竣工收尾工作。
(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县城建设和管理。抓好紫府路中段、河堤路、桥沟路等地段棚户区改造和农业局、供销联社等地段的综合开发,继续整治背街小巷。加快县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供水扩建工程建设,扎实抓好紫阳港跨汉江公路大桥、江南滨江长廊、江南休闲主题公园和西门河新区开发工程,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构建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市容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监督管理,确保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正式命名。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推进城镇管理再上新台阶。二是切实抓好蒿坪、向阳等重点集镇和新村建设,着力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稳步实施山地移民搬迁。三是加强县城、重点集镇和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制定新区详规,严格控制审批建设项目。
(五)突出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围绕青山绿水、茶文化,按照“春茶、夏水、秋桔”旅游活动内容,紧密对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民俗生态旅游。一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洞河、县城、真人宫、瓦房店停靠码头,开通汉江豪华游轮,完成北五省会馆维修,尽早对游客开放。二是切实加强宾馆和农家乐升级改造和规范管理,打造以“紫阳蒸盆子”为主的紫阳菜系,加快完善旅游地理标识,搞好导游培训,切实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快洞河水上娱乐中心、江南旅游休闲区和富硒茶观光园的招商与建设,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组建文化传媒公司,对接旅游市场需求,编排一台紫阳民歌精品节目,到省内外巡回演出,宣传紫阳,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紫阳旅游。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
(六)坚持民生至上,全力抓好城乡20件实事
今年县政府将继续抓好农村10件实事和城镇10件实事。一是筹资64991万元,着力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10件实事:大修恒紫路、改造紫渔路、紫岚路、桑茶路、瓦红路,提高出境公路等级;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0处,解决1.2万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供电质量;新建镇敬老院8所,全县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实施灾后耕地复垦项目,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新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增加群众收入,缓解菜价偏高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药品零加价销售,实施城乡医疗救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移民搬迁3450户,逐步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茶叶、蚕桑、魔芋、中药材等产业,对蚕农售茧进行奖补,夯实群众增收基础;建成高滩、毛坝、麻柳等集镇防洪工程,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围绕解决老百姓最盼望、最迫切的问题,筹资52130万元,再办城镇建设10件实事:新建江南休闲主题公园,为广大群众提供休闲活动场所;新建县城第二小学,扩建县幼儿园,解决进城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加快紫阳港跨汉江大桥建设,连通江南休闲区,新建西门河跨汉江大桥,连通江北路,带动西门河新区和任河咀商贸小区开发;新建廉租房30000平方米,解决600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快县城北坡、桥沟路、校场坝、炭灰堡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平抑房价;新建县医院综合住院楼,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新建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提高残疾人健康水平;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场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完善市政设施;新建西门河、闵庄供水工程,改造城区供水主管网,提高县城供水能力;在有条件的集镇,新建周转房2000平方米,改善基层干部、医务人员、教职工住房条件。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建县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集镇兴办标准化幼儿园;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实行校长聘任制和教师全员聘用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高考达线人数再创新高。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药品“三统一”和零差价销售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推进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院长聘任制、医务人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巩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创建计划生育信息化项目县,全面提高人口和计生工作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调频广播二期工程和数字电视平移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在8万人以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受益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防汛防滑和安全生产工作,着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市场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紫阳创建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