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军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紫阳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1-09-28 18:00
文件名称 惠军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紫阳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索引号 zyxzfzyxzfbgs/2022-0791 公开目录: 领导讲话
公开责任部门 紫阳县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年09月28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年09月28日
内容概述 惠军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紫阳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发展新局

奋力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紫阳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1年9月28日)

惠军民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紫阳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紫阳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在紫阳迈入“十四五”、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开拓奋进的重要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初心使命,开创发展新局,奋力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一、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工作回顾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影响,县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创新活县、惠民安县战略,“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紫阳顺利实现,创造了新时代紫阳发展新成就。

一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易地扶贫搬迁6.4万人,建设村组道路1249公里,建成饮水工程1390处,村卫生室、村活动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13.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顺利实现整县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蒿坪镇党委和哈红黎同志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紫阳两次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技能脱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电商扶贫、新民风建设、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等系列经验做法得到中省市充分肯定,谱写了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紫阳篇章!

二是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坚持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兴产业、扩投资、调结构,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6%,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8亿元,荣获2019年度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县”。紫阳富硒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品牌,入选第二批中欧互信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成功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培育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紫阳连续三年荣膺“全国茶业百强县”。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生态旅游稳步发展,培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2个,紫阳获评中国最美茶乡、全国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县电商服务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和183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竣工投用,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5:56:29调整至17.6:40.4:42.0,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是城乡环境美丽宜居。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8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场4个,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汉江出紫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居省市前列。绿化造林2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4.52%,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山水人文县城、重点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体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紫阳被授予“2018年度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称号,被命名为“2020年度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2019年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试点县,培育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国家森林乡村3个,培育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四是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省开通县级网上办事大厅,213项事项实现“一枚印章”审批,595项事项“网上可办”,600项事项“最多跑一次”,紫阳“五窗联动实现政务服务快捷高效”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全程代理”政务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通报表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加强科技创新,紫阳被确定为全省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硒产业“星创天地”获科技部表彰。

五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办好民生实事。“十三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76元和10861元,是“十二五”末的1.16倍和1.35倍。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双高双普”合格县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连续十五年保持增长。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紫阳县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9.45%。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获评省级文化先进县,紫阳被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平安紫阳、法治紫阳建设步伐加快,“七五”普法全面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新民风建设深入开展,紫阳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新民风建设先进单位”。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加强,镇党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坚持好干部标准,注重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和疫情防控一线选拔使用干部,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全面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完成镇、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巡察全覆盖,实现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巡察全覆盖,监督利剑作用有效发挥。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力推进,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五年来,县委常委会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支持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县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依法依规依章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党管武装责任,注重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凝聚了决胜脱贫攻坚、加快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五年砥砺奋进,成就鼓舞人心。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县委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中省市各级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广大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昂首迈入小康社会;面对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各级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忘我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在此,我代表十五届县委,向所有参与支持紫阳发展的各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发展稳定一线的每一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丰富实践,为我们开创未来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把中央和省市要求与紫阳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涵养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政治生态。必须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些经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基础弱、资源环境约束紧,产业层次低,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人才短缺,留不住的问题突出;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担当意识不强,一些领域腐败、“微腐败”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二、以奋斗姿态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未来五年,是紫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放眼全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汉江经济带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加速推进,为我们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着眼省市,省委、省政府支持推动陕南绿色循环发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出台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为我们争取项目、壮大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立足紫阳,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紫阳县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社会治理有力有效,为今后五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在国家和省市的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和谋划工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推动紫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聚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民生优先战略,致力建设优美、富裕、幸福紫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优美紫阳。生态是紫阳最宝贵的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紫阳发展的命脉。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确保汉江水质稳定达标,推动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致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宜居宜业的优美紫阳。

——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建设富裕紫阳。产业不强、质效不高是紫阳发展的最大不足,也是百姓不富的最大制约。依托紫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把增收作为重要导向,优先发展富硒食饮品、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壮大发展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绿色工业,加快发展生态康养、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结合乡村振兴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致力建设产业兴旺、经济发展、百姓富足的富裕紫阳。

——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建设幸福紫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不懈追求,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等老百姓最关注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致力建设美好生活人人享有、社会秩序和谐安宁的幸福紫阳。

今后五年,要抓紧抓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产业富民,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以增收为中心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一要做强做精富硒产业。科学编制紫阳县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硒+X”行动,推动硒资源向硒产业转变。坚持“一业突破、多业并举”,优先发展紫阳富硒茶首位产业,稳规模、提质效,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加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市场营销,推进茶区、园区、景区三区共建,推动茶文旅融合,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以茶致富、以茶兴业”。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生态畜禽、生态渔业、中药材、富硒粮油、富硒林果等产业,加快包装饮用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紫阳富硒茶”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发,打造紫阳富硒茶和包装饮用水两大拳头产品。科学利用林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一批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延伸富硒产业链条,构建“一产奠基、二产支撑、三产引领”的富硒产业全产业链。做优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一批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要做实培优园区经济。按照“一县一区、一区两园”的要求,扎实推动恒紫循环产业园区和硒谷生态工业园区整合升级,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投资融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政府平台公司,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市场化运营,积极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企业帮扶指导,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现有骨干企业达产增效;大力整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问题,以“亩均论英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园区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企业入区入园,发展壮大绿色工业。

三要做大旅游康养产业。以县城为核心打造特色旅游县城,以汉江、任河和蒿汉沿线为重点打造特色小镇和旅游示范村,推动擂鼓台、文笔山、大巴山茶马古道创建4A景区,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服务管理,发展体验式、参与式旅游,打造全省旅游名县。依托景区景点和美丽乡村,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森林康养基地、慢病疗养基地和康养医院、康养小镇等试点,推动康养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旅融合实景剧《贡茶传奇》,运用新媒体、自媒体加强紫阳旅游康养宣传,组织办好茶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紫阳游汉江、品茗茶、听民歌、赏风景。

(二)坚持项目为王,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撑,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要狠抓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论英雄”,全面提升项目谋划水平和储备质量,做细做实项目前期,瞄准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特色产业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积极跟进省市部署,认真做好富硒食饮品、生物医药等产业衔接,积极谋划、包装申报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强项目严格管理,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管严用好。落实县级领导包抓、工作专班推进、跟踪督查督办等措施,强化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审批服务等全要素保障,狠抓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全过程服务,推动重点项目早建成、早达效。

二要强化开放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开放发展的第一抓手,内资外资、民企国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本地企业与外埠企业一视同仁,外资、民资、国资、财资、融资“五资同引”,以开放招商厚植发展优势。围绕主导产业,认真谋划产业链,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有的放矢、精准出击,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坚持科学招商,算好投入产出经济账、生态环境账、社会民生基本账,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注重做好招商项目后续跟进服务工作,审慎承诺和刚性兑现招商优惠政策,推动招引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见效。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奖励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激发全县上下参与招商的积极性。

三要深化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新建县为民服务中心,加快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制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延期政策,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国有企业管理机制,推动县级投融资平台整合升级。聚焦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推出一批“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小切口”改革和“微创新”,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百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深化创新驱动,主动开展与高校及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项目研发,开展面向田间地头和企业工厂的科技服务。从紫阳实际出发,以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务实求新为突破,让创造性开展工作成为紫阳最鲜明的标识。

    (三)坚持城乡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住紫阳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用足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切实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好住房、收入等问题,加快修复重建受损基础设施,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用好各类公益性岗位,拓宽稳定增收渠道。建设高标准农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扎实做好搬迁后扶工作,发挥新社区工厂就业主渠道作用,完善安置区产业园区配套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红白理事等群众日常需要的功能性场所,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确保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创造新生活。主动加强与常州市新北区、西安市未央区、航空基地以及中省市定点帮扶单位的对接联系,推动双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

二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水电供应、教育医疗、防洪灌溉、网络通讯、电子商务、邮政快递、现代物流、卫生厕所等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持续解决农业产业“散、小、短”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订单农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2年前完成农村旱厕改造,到2025年基本普及卫生厕所;加快推进县镇垃圾收集、压缩、转运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集镇和安置社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垃圾实现集中规范化处理;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推进“五美庭院”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实施培根铸魂、移风易俗、文化惠民、文化传承、产业孵化、人才培育“六大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大力实施“归雁工程”,引导支持乡贤力量参与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推进乡村振兴试点镇和示范村建设,打造产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示范样板。

三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抓好县城建设,统筹推进主城区和西门河片区、江南片区、仁和国际社区、曹家坝片区开发建设,控制好县城建设人口密度、开发强度和建设高度,拉大城市骨架;实施“美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完善市政管网、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加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宜居吸引力、辐射带动力。分类推进集镇建设,围绕集镇和集中安置区,持续完善提升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加大养老托幼、文化体育等场所建设,强化镇级综合服务功能,发展壮大一批宜居宜业的中心镇,把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科学做好村庄规划,全域开展农村地质灾害评估,认真做好灾害分析研究,扩大监测范围,对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区域的群众,通过生态避灾搬迁转移安置,推动高山村群众有序向城镇、社区转移;加强村(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努力为农民提供就近便捷服务。

(四)坚持生态立县,建设宜居宜业优美紫阳。牢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让紫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一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把新发展理念和节约集约理念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自然保护地等生态重要和生态敏感区域,保质保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集约适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为长远发展预留空间,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严格规划审批,加强规划管控,强化执法检查,从严整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二要强化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有效保护秦岭和巴山生态环境,健全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加强小水电、矿山监管,加快落后产能稳妥有序退出,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推行和强化林长制,实施汉江任河增绿添彩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打造秦巴生态环境保护最佳区域。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优良天数始终保持在省市前列。持续抓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对汉江及其支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汉江紫阳段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和蒿坪河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强化土壤修复治理。

三要完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建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制度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森林碳汇发展,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五)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研究出台教育振兴实施意见,科学规划教育布局。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建城区幼儿园2所、镇幼儿园5所。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县城学校学位供给,新建1所城区小学,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下决心解决县域高中布局不优和县城高中教学资源短缺问题,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创新学校管理体制,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快补充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加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训培养,落实教师鼓励激励、待遇保障等政策,让教师真正安心教书育人,用优质教育留住优秀生源;推进“双减”等教育体制改革,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上好学、得到全面发展。

二要发展文化健康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紫阳民歌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培育文化产业,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推进健康紫阳建设,新建县医院综合门诊医技楼、县人民医院分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母婴中心,加强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县医院等级化、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规范化,让人民群众就近享有优质健康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要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发展养老、公益慈善和残疾人事业,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等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工作,以扩大就业促进稳定增收。建设劳动技能实训中心,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扩大紫阳修脚师劳务品牌影响力,让群众以高技能实现高收入。加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服务管理保障,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

四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切实增强镇行政执行、为民服务、议事协商、应急管理、平安建设能力,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构建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深化平安紫阳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隐患整治和安全监管,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网络诈骗、政府债务等各类风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实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法治紫阳建设,规范行政执法,公正文明司法,抓好“八五”普法,促进全民知法守法。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扎实开展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动真碰硬治理行业乱象,提升行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管水平,推动行业秩序好转,净化社会风气。实施化解存量问题专项行动,解决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一要砥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动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紫阳落地落实。第一时间跟进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总书记重要讲话解放思想、统一思想,自觉用新发展理念改革创新、开辟未来,确保总书记每一句重要讲话、每一条重要指示在紫阳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严格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讲好紫阳故事、展示紫阳形象。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二要建设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选育管用”工作,选派鼓励干部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信访稳定、创新创业等一线锻炼,树立重实干、重一线、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梯次培养、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加大交流力度,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抓落实、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用好“三项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比学赶超、干事创业。实施人才振兴计划,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留用激励政策措施,强化政治关怀、人文关怀和待遇保障,对优秀人才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解决职级职称,优先解决住房等问题,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为紫阳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要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强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统筹抓好社区、机关、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切实提高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推进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心关怀,提高工资补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把党的力量挺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强化驻村干部的从严管理和关怀激励,全面推行“支部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盟”工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服务群众第一线。

四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扛牢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完善县级领导包抓重点工作机制,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加强纪律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落实政治巡察要求,高质量完成届内巡察全覆盖。全面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保持惩治腐败的态度不变,严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民生领域腐败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让人民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公平正义。

五要汇聚和衷共济的发展合力。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强化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支持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资政建言和凝聚共识水平。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民族和宗教工作,推进乡贤统战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美好愿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担使命,鼓足干劲再出发,为谱写紫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