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乡镇快讯>正文详情

致富之路:大山深处的女能人

时间:2011-07-27 16:54作者:彭召武来源:城关镇政府

走进山清水秀的紫阳县双桥镇六道河,漫山遍野且郁郁葱葱的厚朴顿时映入眼帘,在这万亩的厚朴林里,有450亩是一个平凡瘦弱的山里女人用自己心血撑起的一片绿荫。
今年46岁的符代芳出生在紫阳县最边远的界岭镇,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练就了她从不服输的气质和敢拼的性格。初中毕业没几年,经人介绍与相邻的原六河乡的一位林业干部结了婚,婚后的夫妻俩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1998年,从天而降的灾难降到了她的头上,那年,与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离开了人世,留给她的是撕心裂肺的悲痛和3个还不完全懂事的孩子。丈夫去世不久,大儿子分配到双桥镇林业站工作,儿子有了工作不仅使她感到欣慰,更使她有了寄托和坚强生活下去的勇气,好几年的时光里,符代芳与3个孩子相依为命,用自己瘦弱的身躯苦苦地支撑着一个不完整的家庭。1989年,历尽艰辛的符代芳从山里搬到双桥集镇,操起了收购中药材的行当,每天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收购厚朴、杜仲、天麻、大黄,经过筛选又送到安康等地销售,一年的奔波劳累,收入了2万多元。2000年,有了一点积蓄的符代芳萌发了自己种植药材的念头,先后筹措5万多元资金去外地买回天麻和三步跳种子,开始在自己的家门口搞起了种植。不曾想到,由于技术、气候、土质等因素,所有天麻菌棒全部腐烂,三步跳颗粒未生,所有投资血本无归。几万元的资金对山里的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好多人都为她担忧,甚至担心她还有没有勇气从头再来。然而,时隔两年之后的2003年,不服输的她又筹集4000元资金,从附近的铁佛买回8000株厚朴苗全部栽植到自家地里,2004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以每亩150元和100元的价格流转了村里别人无力耕种和经营的土地荒山,有了这些土地,她请来劳力整地砍灌,又去汉中买回60万株厚朴苗子,以成本价卖给周围村民外,自己栽植了40万株。这年,符代芳不仅收获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产业,同时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在一些好心人的撮合下,她与一位落户双桥镇的四川籍的经商人结了婚。新的家庭也孕育了新希望。2005年,她又去汉中买回200公斤厚朴种子,经过精心培育,把70万株苗子分别卖给村里村民和当地林场,自己只栽植10万株苗子。2006年培育的40万株厚朴苗全部栽植到自己的地里,到2006年年底,她已连片发展厚朴园450多亩,用完了自己全部流转的荒山土地。就在本通讯即将完稿的7月24日,符代芳向本文作者打来电话,7月23日,她以30000万元资金流转的200亩荒山全部签订了正式合同,新的建园任务又将开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几年的打拼,符代芳投入300多万元资金成为全县的厚朴生产大王,最先栽植的厚朴已开始见效。在对她的采访中,不少人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当地政府也为这位为全镇扛起厚朴产业的平凡女人更是大加赞赏。成功的背后有过太多的付出,也遇到过常人未曾遇到过的困难,但无论怎样,她始终没有放弃。从她下定决心发展厚朴产业的那时起,她一天也没消停过,从请劳力整地、砍灌、栽苗、除草、施肥,她都亲自把关,从不放松任何一个环节。看着大片的厚朴将陆续投产,新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新建500平方的厚朴皮烘房建设的相关手续已经办到手了,剥皮后树干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正在和外地客商进行进一步的洽谈。大山深处的一位平凡女人的创业之路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