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紫阳县茶业局
2017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负责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拟定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茶叶基地、加工体系、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参与市场管理。
2、围绕茶叶产业化建设进行协调、管理、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茶叶技术推广网络和经营社会化服务组织。
3、组织开展茶叶生产科研开发、经济技术协作;组织筛选包装、储备、申报茶叶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茶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承担茶业援助项目的监管工作
4、负责全县茶政管理工作。
5、组织抓好茶叶品牌建设,负责茶叶标准的拟定和贯彻,参与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6、承担县政府茶业涉外有关事务,开展农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7、负责拟订全县茶产业规划,指导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
二、2017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茶叶生产。预计全年茶叶产量达6282吨(绿茶5903吨、红茶337吨、黑茶37吨、白茶5吨),预计实现第一产值11.438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7.15%和29.9%;超市下达考核指标(6200吨)增长1.32%。
2、基地建管。组建34个专业服务队完成标准化管理生产茶园1.75万亩,带动了全县茶园管理;完成低产茶园改良15200亩;茶园茶网蝽虫害防控收效明显,为害情况相比上年大幅减轻;完成新建茶园9850亩,超市上下达建园任务指标1850亩。
3、茶树育苗。落实育苗业主12家,在红椿镇、东木镇、蒿坪镇、汉王镇完成年度育苗710亩,超县上年度计划。
4、茶厂建设。新建清洁化茶厂3家基本完成,其中双桥康硒天茗、麻柳鼎龙茶厂建成投产,麻柳秦硒厂房建设完成已进入生产线安装调试;另增加界岭秦巴紫硒公司清洁化茶厂建设,预计年内完成厂房建设及生产线安装调试。秦硒、秦巴紫硒两家有望明年春季投产。完成新建茶叶初制厂7家,改扩建初制厂5家。
5、茶厂SC认证。新培育首次获SC认证6家(康硒天茗茶业、和丰茶业、绿芽春茶叶、焕古镇贡茶业、众合茶业、鼎龙茶业);另到期通过SC换证3个(科宏茶业、向阳茶厂、腊竹茶业),完成扩项认证1个(康兮寿兮公司)。全县SC认证茶企、茶厂共计达47家。
6、龙头培育。引导支持完成市级3家(焕古庄园、秦巴山茶业、郁禧园茶业)和省级2家(闽秦茶业、关南春茶业)龙头企业申报工作,等待认定结果;抓了已获市级龙头企业关南春茶业、紫阳春茶业、天赐茶业3家巩固提升工作。新增汉王韵富硒茶业有限公司1家市级规模企业,全县市级规模茶叶企业达15家。
7、园区建设。市直部门帮扶包抓14个市级重点现代茶叶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工作成效较好,70%以上市直部门有实际的帮扶措施。从林业、移民口年度新增申报了创建市级茶叶园区4个。积极引导启动县级茶叶园区创建工作,尤以界岭秦巴紫硒园区创建进度较快,基地初具雏形,特色明显。认定第一批县级茶叶类现代农业园区11个,其中推介申报山林经济、循环农业、移民市级茶叶类现代农业园区7个,市上正在组织考核验收。
8、新产品开发。在焕古庄园茶叶公司挂牌成立了安康市首个专家工作机构——“市科技创新茶叶专家工作站”,以此为平台开发上市了具有叶嫩、色美、高香、味醇独特个性的紫阳富硒茶——“硒香茶”;盘龙茶业公司开发上市了颗粒红茶;向阳茶厂试生产出青砖茶,通过市科技成果鉴定,建成一期50吨紫生产线;秦巴山茶业公司开发上市了“寻仙”系列小罐茶,产品紧俏,十分畅销,并与西安交大专家合作启动了颗粒茯茶研制,正在设计包装,产品将于年内上市。
9、产品质量。有4家茶企茶样获得北京第三届亚太茶茗大赛金奖;企业家黄帝陵祭祖茶供遴选暨陕西第二届斗茶大会1家茶企茶样获陕西十大名茶第一名;第三届安康富硒茶大赛斩获特等奖6个、一等奖12个;5家茶企茶样参加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获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银奖1个;以省茶协举办了陕西省首届斗茶赛暨紫阳富硒茶斗茶赛,郁禧园茶业毛尖茶获金奖夺冠。加强与中茶所合作,开展了紫阳茶区土样、茶样抽取检验检测工作,结果待后出来;和平茶业获2017“陕建杯”三秦质量之光“质量标杆企业”称号。
10、销售网络。新增发展体验店、实体店20家(西安12、河南1、安康3、旬阳1、紫阳3);电商网店21家(西安2、安康14、紫阳5)。引导10家SC茶企茶厂进入了县上统一建立的电商产品网上溯源体系平台进行销售。
11、宣传推介。借力央视七套录制、播出央视《乡约?紫阳》特别节目宣传了紫阳富硒茶;借力省茶协在紫阳主办紫阳县首届茶艺大赛暨第四届陕西省茶艺大赛紫阳县选拔赛,宣传紫阳富硒茶,营造了茶乡氛围。设计制作了《世界硒源 富硒茶乡》紫阳富硒茶宣传画册。双“十一”县长亲临央视2套直播间宣传推介紫阳富硒茶很给力。相继在安康举办了焕古庄园“紫阳富硒茶——硒香茶”新品发布会,陕西安康紫阳富硒茶2017年北京推介会,“中阿国际博览会”紫阳富硒茶宁夏银川推介会(收到了中阿国际博览会执委会感谢信、宁夏签约客商组团已赴紫开展考察)。参加了2017(杭州)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安康富硒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2017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安康“一带一路”国际茶叶经贸洽谈会,北京“第五届陕南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合作交流会”,第5届(济南)中国茶叶博览会,第四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安康市名优特色产品走进宁波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招商推会、中国(湖南·桃源)富硒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暨纪念硒元素发现200周年高峰论坛、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安康市名优特产走进宝鸡暨重点合作项目推介会,借这些会推介展示“富硒”特色、拓展市场。
12、品牌培育。“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紫阳富硒茶品牌资源力位居第七首次跻身全国前十;首届中国富硒产业扶贫高峰论坛暨中国十大富硒榜评选,紫阳富硒茶获“中国十大富硒品牌”称号;工商总局商标局举办“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紫阳富硒茶位列榜首;完成了国家质检总局“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待结果;2017“陕建杯”三秦质量之光,紫阳富硒茶获“最受百姓喜爱的品牌”;紫阳县荣获“2017年度中国最美茶乡”称号,闽秦茶业基地茶园获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称号。
13、产业培训。春茶前后集中开展了2017年茶产业万人技能培训工作,县镇村、茶企累计完成培训8610人次。茶业局专题举办绿茶加工、茶产业技术骨干教师、茶园标准化管理专业服务队队员技术培训班各1期,共培训480人次;暑期举办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初中级茶艺师和少儿茶文化专题培训班各1期,培训100人次;邀请安徽农大知名茶学专家举办祁门红茶加工技术、紫阳红茶审评培训班1期,培训50人次。茶业局、相关茶企派员10人次,到中茶所、中国茶叶学会、成都、西乡、省农干校参加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专题培训班。围绕产业脱贫攻坚,派员协同县级有关部门、有关培训机构,赴贫困村开展了茶产业技术培训扶智工作。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决算只涉及部门本级(机关)决算。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紫阳县茶业局部门本级(机关) |
2 |
…… |
3 |
…… |
…… |
……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9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9人;实有人员12人,其中行政0人、事业12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16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2017年度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44.19万元,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218.95万元,全部为财政预算拨款。2017年部门支出决算1218.9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8.78万元,项目支出1090.17万元。2017年支出1218.95万元;2016年支出537.53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收入支出;部门总体收支与上年对比,比上年增加126.77%。原因是: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专项资金的增加,加大了对基地、生产、宣传、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
2.本年收入构成情况。我单位属财政全额拨款单位,2017年度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44.19万元,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218.95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
3.本年支出构成情况:支出决算1218.95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67.5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8.99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2.2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需要,产业项目支出1090.17万元,主要用于茶业产业品牌宣传、茶园建设、管护、培训、包村等工作。
(二)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2017年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44.19万元,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218.95万元,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年末结转和结余5.76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2017年部门支出决算1218.9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8.78万元,项目支出1090.17万元。2017年支出1218.95万元,2016年部门支出537.53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收入支出;部门总体收支与上年对比,比上年增加126.77%。原因是: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专项资金的增加,加大了对生产,基地、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2017年按照部门支出功能分类决算拨款1218.9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8.78万元,项目支出1090.17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工资福利支出67.5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8.99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22.2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需要.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7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的公务接待费1.29万元,2016年公务接待费1.93万元,比上年减少33.16%,减少的原因:是考察的次数减少。本单位无因公出国(境)团组情况、无公务用车购置运行情况及保有情况、国内公务接待的11批次、197人数。主要接待省、市来人检查及银川市考察茶产业等。
2、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召开全市绿色防控现场培训会费1.93万元。
六、2017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7年度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2017年本部门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 1218.95万元。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支出22.28万元,2016年支出30.94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7.99%原因是:考察、包车费用的减少。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本部门政府采购陕茶1号优质茶苗款支出230.72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类支出230.72万元、政府采购服务类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类支出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0辆;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2017年当年购置车辆0辆;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附:2017年度部门决算公开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