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游在紫阳> 文学作品>正文详情

寻访硒茶小镇

时间:2018-07-04 10:10

冬日逆江而上,意在寻访焕古, 船快靠岸时,远看古镇,似一幅水墨泼洒晕染出的画卷,不食人间烟火,隽永灵秀。下船后信步在码头,三两妇女围坐闲聊、五六个小孩你追我打。沿梯步拾级而上,远处,蜿蜒的茶山隐约可见,一进镇,便闻到了一股小江南的味道,颇有“城下人家水上城,茶楼红处一江明”的意境。

焕古镇距县城20公里水路,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是重要的茶业集散地。“焕古”因唐代“宦姑”刘冬姐制作宫廷贡茶的传说而得名,为纪念刘冬姐,故有“焕古镇”之称。

集镇东头,一棵粗壮药树龙虬盘旋,婆娑的枝叶高出了一片片屋檐。修葺的仿古民居竖立在街道两旁,雕栏画栋,飞角重檐相间。古街全长800余米,宽4-6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古街两旁分布着迷宫一样的巷子,长短不一,或宽或窄。

石板是清的,雪后初晴的石板上残留着水珠,带一些清新的翠绿,“哒哒哒”走过,响起一地的跫音,阳光斜照房檐,在石板上投下一片阴影。水是清的,一条潺潺的清溪穿镇而过,给古城增添了些许灵气,盛开的茶花、梅花,一盆、两盆、三盆……端着茶壶的老翁,老翁身边嬉戏的孩童,远处传来阵阵嗔怒呵斥的声音……都让古镇有了些人间烟火气息,穿过几条斑驳的小巷,从院墙移向犄角旮旯,到了老街中心,四四方方的空旷,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打纸叶牌,很祥和安宁。巷道穿插纵横,迂回盘旋,饥肠辘辘时,碰上古镇西头家居,就坐,点一桌火锅,店家从屋后扯上一篮青翠欲滴的小白菜、加上自家的土鸡、腊肉、山间竹笋、山野菜等。通过一涮一捞一入口,麻、辣、酸、鲜、香,神清气爽。

茶是清的,饭后喝上一杯自产的绿茶,顿时让人飘飘欲仙,流连忘返……

紫阳名茶生焕古,“紫邑宦镇”毛尖是唐代宫庭贡茶的历史品牌,清代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紫阳富硒茶的灵魂和代言产品。焕古镇境内有茶园1.77万亩,年产茶350吨。焕古镇现有从事茶叶产业人员近8000人。茶叶大型加工企业4家,家庭作坊式茶厂23家。注册了“焕古”牌茶商标,年产名优茶60吨。茶叶总产值达亿元,已成为支撑全镇经济的主导产业。

“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清明刚过,再一次随外公踏上焕古街,歇息在木板房吊脚楼中,斟满茶水,雾气氤氲,品一口清明新茶,消散了旅途的疲惫,恰逢土生土长、退休在家的袁老书记,热情地给我们介绍着焕古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他指着对面的山坡说道:那一片正在建设一个茶业、果蔬采摘园,目前正在架设一座跨江大桥,而且沿江会修建一条700米长廊供游人观光、垂钓。三年内,焕古集镇所有老旧房都会翻新成特色民居,那时候你再来,又会焕然一新。

袁老书记激动地说:“焕古镇已被列入全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的规划,以‘硒茶小镇’建设为主线,按照“一江两岸三区”的布局,建设特色民居街区、茶叶文化旅游展示区、茶叶贸易加工区,使之成为紫阳生态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