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游在紫阳> 文学作品>正文详情

紫阳读陶记

时间:2020-08-07 09:24作者:郑长春来源:《安康日报》

多年前,我到陕南山区办事,在一些农户家里见到用吊罐烧水做饭的生活场景,一下子惊呆了,驻足端详良久,感到非常新奇,竟不知那吊在高空被烟熏火燎的陶罐子是何物?高高石瓦房的木梁上,一条粗实的绳子垂下来,在一方石砌的簇火之上,吊着一个可以进行自由升降的陶罐,里面咕嘟咕嘟闹吵着,浓浓的烟火气,把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乡生活熏染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他们一家老小围着簇火,除了冬天烤火取暖外,平日三餐都是用吊罐做出。这种现象,在靠近巴蜀边境的那些村镇更为常见。后来,我专门找来当地的民俗专家请教,才知道那些被干柴烈火烧得黑乎乎的吊罐,基本上都是富硒土的创造。

于是,我便有了感慨:世界万物真是奇怪,当风遇见水便成就了浪花,当蝶遇见花便成就了春天,当茶遇见陶便成就了生活,当茶陶遇见建筑便成就了一个妙趣所在。说实话,如果我不是到了紫阳,真的很难相信眼前所见的这个建筑,竟是一个以硒为媒、茶陶联姻而起的一个富硒茶陶博物馆。

据我所知,这是目前中国汉江流域第一个具有收藏价值、研学意义和保护作用的茶陶展示综合体。

紫阳陶器制作历史悠久,是有史载和物证的。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四年,因安康水库涉及紫阳县,安康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和陕西省考古队来紫阳进行文物普查和淹没区文化遗址抢救性发掘,在马家营、白马石、曹家坝、金坪等地发现大量的新石器遗址。现场出土的许多骨器、石器和陶器表明,在七千多年前,紫阳境内就已有陶器生产。由于此地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山清水秀,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古人类生存。到秦汉时期,汉水流域发达的农业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区,汉族、汉字等中国标志均发祥于此。紫阳富硒土层厚度达四十至五十米,富硒浓度适中,易于被植物吸收,不含有毒元素,同时还伴生锌、锶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优质、环保性、安全的养生功效和抗癌能力。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地遍布汉水沿岸的冲积和缓坡阶地,这些地方依山傍水,土质肥沃,便于农耕和渔猎,人口繁殖较快,便集中形成了较大的聚落。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为紫阳境内的先民农耕渔猎和文明发展提供了比较稳固的物质保障,从而对谷物和肉食的加工、烹调、盛放和储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正是这种需求,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慢慢创造出了陶器。

其中,汉王镇马家营陶器是紫阳境内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代表,这里早期农业较为发达,出土的陶器有夹砂红陶、内黑外红陶、红陶、灰陶,还有少量的彩陶。部分陶器上刻有精美纹饰,如细绳纹、粗绳纹、戳纹和锥刺纹,在一些彩陶上还有鱼形纹。陶器品类有三足器物、钵、碗、盆、罐、瓮、鼎、釜、球和纺轮等,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当时的人类先祖就已经开始熟练地制陶、烧陶、用陶了,周秦汉时期达到顶峰。尤其是,部分内黑外红的陶器制作技术,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古代制陶史上的一个奇迹。

延至汉代,紫阳已出现了陶窑。位于汉江和任河交汇处的在曹家坝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三个汉代陶窑,一个典型的陶器作坊群在汉水沿岸形成。还有焕古小腊竹园的南北朝墓葬中,发现了与陶器密切相关的青瓷器残件。但自宋代以后,紫阳陶业呈现走下坡路的衰退状态,这一状态一直低迷持续到清初。主要原因是,宋代以后的中国基本经济区向东部的中原地区倾斜。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随着唐宋时期陶瓷烧制技术的迅猛提升,紫阳含有丰富铁元素的硒土很容易在高温下被烧化,因此紫阳硒陶随着其他地方耐高温的瓷器出现而受到冷落。到了明代,朝廷甚至对秦巴山区实行禁山政策,不准百姓居住,打击和抑制了包括制陶在内的各种产业的大力发展。另外,巴山一带历来是农民起义的多发地,频繁战乱和杀戮导致当地的人、财、物大量损失,紫阳人口锐减,百业凋敝,陶业也无法幸免。清初,陕南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清政府为达到“足额赋而裕国用”的目的,在陕南实行“招徕流徙,尽辟荒芜,生聚繁衍”,“轻徭薄赋,相与休息”的政策鼓励民众生育和劳动生产,陶业才如枯木逢春,重焕生机。

清朝在乾隆以后开始大规模向这一带移民,百工百业随之兴旺发达。乾隆初年,即有湖南移民姜氏家族在白马石办起陶业手工作坊,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姜氏后人几乎家家都精于此业,家庭式作坊甚多。作坊位于白马石下游三里地的汉江北岸,山峦起伏,烧制车间顺山势一字排开。稍大的作坊,制作陶胚半月可成一窑,每窑装一、两千件,产品有坛、罐、缸、壶、盆等,凡家庭生活用品无所不有,其釉为金黄、酱紫等色,较为古朴雅观,远销到安康、汉中等地。此外还有龙王潭、金坪等地的作坊,均兴于清代前期,产销两旺,成为当地的一项主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到陶业经营中来,互相帮配,合理分工,统筹兼顾,盛极一时。

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到来,陪伴了陕南人数千年的陶器,也被新兴的塑料、铜铁等生活器具所代替,紫阳陶器生产几近绝迹,甚至连出售陶器的商户都很难找到。可喜的是,如今紫阳城的汉江北岸有了一座集收藏、研究、教育、陈列展览富硒茶陶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博物馆,终于可使这些掩埋历史烟尘深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归宿,实乃幸事。

茶陶一家,渊源已久。“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为良饮,陶是美器,硒乃宝物,皆为天地孕育的精华。紫阳境内以山地为主,生态环境优良,形成了降雨充沛、气温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条件,为茶树生长发育提供了天然的良好基础。早在周代,紫阳茶就作为贡品被王公贵族享用。《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巴人助阵有功,武王封巴人“子”爵,作为回报,巴人则贡以茶叶,从此开茶叶为贡品的先河。汉阳陵出土的茶叶,据专家考证也是紫阳茶。唐代的“茶马互市”和宋明的“茶马法”出台,更为紫阳茶开辟广阔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二零零三年,陕西省档案馆在整理紫阳县清代正堂档案时,发现光绪三年由县令签发的关于在紫阳县催收贡茶的信票。该信票发生于一八七七年,离清朝灭亡仅三十四年,这说明,紫阳茶贯穿于中国整个贡茶的历史,自始至终没有缺位。

巍巍秦巴出好茶,汩汩山泉涌好水,层层硒土制好陶。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一陶藏兴衰,一馆品古今,我们这些经常天南地北跑的人,可能见过太多闪闪发光的奢侈品、花花绿绿的艺术品,玉雕的也好,金铸的也罢,那能吃能喝吗?当然不能。外表光鲜好看的东西往往不太实用,这是造物主给人类定的法则和游戏。所以,再朴拙的陶器也能进入高雅殿堂,再高贵的金玉也会沦为玩物。这个很有趣味的命题,现在全被压缩在了一个土生土“器”的博物馆里,一排排像模像样地摆放着,任人鉴赏和评说。

陶,源于土,融于水,淬于火,塑于人工,成于天意,每一片陶都蕴含着先人的气息和自然的馈赠,是人类追求幸福、迈向文明的见证。我时常在那些静止不动、形态各异的陶器前驻足,想看个究竟。多少次,看着看着竟迈不开了双腿,仿佛整个身心被那些物件紧紧地包围着。我不知道,究竟是人在收藏古物,还是古物在收藏人?总觉得这世界实在是太高深莫测、神秘可怕,可怕的不是那些活蹦乱跳的匆匆过客,而是那些一直躲在僻静角落默默修炼的生命——它们才是这世间最真的永恒啊。

这个硒陶馆的门口有六个字:等千年,只为你。直到看见这几个字,我的心才算稍稍平缓一些,一种历史对生命的感召油然而生,一种人与物的情怀扑面而来。就凭这句话,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真该到这里来走一走,看一看。因为,你看到的不是那些古老的遗存,而是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