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三业融合”攻克深度贫困

时间:2019-02-28 00:00
文件名称 紫阳县“三业融合”攻克深度贫困
索引号 0000001110000201903001 公开目录: 政府重点工作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年02月28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9年02月28日
内容概述 紫阳县“三业融合”攻克深度贫困

“要不是村上建扶贫车间,我辈子恐怕再难找到工作了。”1月2日,紫阳县红椿镇侯家坪村“交钥匙工程”房屋内,贫困户汪义寿忙着飞针走线,加紧为村扶贫车间加工鞋帮。他今年45岁,九年前在贵州省兴义市一处建筑工地务工,不幸摔伤造成腿部三级残疾。锯源鞋业在村里开办“扶贫车间”,考虑到他行动不便,就把针车送到他家里,还派人上门手把手教技术。该县按照“镇有社区工厂、村有扶贫车间、户有手工作坊”的工作模式,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方便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紫阳是陕西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量大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3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3.6万人,是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面对特殊县情,紫阳坚持扶志扶智并重,输血造血并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脱贫退出贫困村17个,脱贫7.1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0.6%下降到20.45%,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该县计划2019年完成116个贫困村、5.87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一时脱贫容易,持续增收困难。“如何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打造稳定持续的增收渠道,是整个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衡量贫困户能不能脱贫,脱贫实不实、稳不稳、准不准的核心指标。紫阳的实践证明,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融合’是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县委书记赵立根说。

立足富硒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隆冬时节,走进东木镇木王村,绿油油的茶园一垄垄缘坡而上,分散在农家小院房前屋后,与周边的万木萧瑟形成鲜明对比。不时地还可以看到一块块覆有地膜的新建茶园。

“家有几亩富硒茶,等于养个金娃娃。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体力活,但种茶不成问题。”李义财气喘吁吁地把笔者带进了他新建的茶园查看茶苗的长势。他是村上的贫困户,90年代在煤矿打工,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病。为了有个长期稳定的产业,他把2亩多土地全部种上了茶苗,加上原来老茶园共有10亩多茶。他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1亩茶最低按3000元计算,10多亩茶园收入最低也能达到3万元,一家人可以衣食无忧。

“我们通过宣传动员,加之产业补助政策和引进茶叶加工企业,老百姓发展茶园的积极性很高。今年全村原本计划发展100亩,结果发展了220亩。”支部书记冉瑞德说,目前全村有900多亩茶园,平均每户拥有近2亩茶园。

木王村是紫阳县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该县依托富硒资源优势,按照“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主体”的思路,突出发展茶叶、魔芋、药材、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富硒林果、厚朴、花椒等山林经济,全县茶叶面积达到23万亩,种植魔芋7.6万亩,发展畜禽养殖220余万头(只、羽),中长期产业覆盖2.17万贫困户。每年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的60%以上用于产业扶贫,仅2018年,用于产业扶贫的资金就有2.15亿元。

1月9日,紫阳县天和药业有限公司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高桥镇板厂村举行,来自界岭、毛坝、汉王、高桥等六镇的50多名药农代表参会,对药材种植大户进行表彰,兑现2018年度药材收购款,签订2019年度中药材订单协议。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参与组建龙头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合作社、企业和农户之间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行“三统一”的宗旨,即种子及种苗由公司统一进购,技术统一指导,产品统一回收,并与农户签订保底价订单回收协议。据悉,该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发展种植白术、丹参、苦参等中药材共计265户1300余亩,其中涉及贫困户96户,户均增收6000元,公司实现产值960万元,获净利润120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上联农业园区、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下联贫困户,把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组织起来实现脱贫致富。通过龙头带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因户施策帮扶到位,把贫困群众都“链”到“种、养、加、旅、工”产业链上来,上游中游下游,前端中端后端,交叉“链式”、立体织网、辐射全局,确保产业活水精准“滴灌”到户到人。靠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培育贫困户可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农民在“造血”中逐步实现根本性脱贫。

截至目前,紫阳全县培育“五上”企业129家、茶业企业300余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36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48个,辐射带动农户2.1万户。

打造品牌劳务 促进转移就业

王先洲是紫阳县麻柳镇染房村人,今年28岁,十六岁便出门打工,干过建筑、进过工厂,收入微薄,一家五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6年9月,他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第96期修脚师技能培训班,结业后进入远元集团深圳分公司工作,凭着自身踏实肯干,很快升任店长,年薪十几万元。如今,他在镇上买了房、开上了小轿车、娶了媳妇。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修脚培训改变了他的人生。

授之以鱼,三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之用。紫阳县结合市场特点和社会需求,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以修脚足浴为主的免费技能培训,变人口大县为人力资源大县,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技能脱贫新路。

该县将技能脱贫作为全县“八大脱贫工程”之一,把免费技能培训纳入全县20项重点工作和20件城乡实事,技能培训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按照贫困户就业愿望抓帮扶,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建立技能培训基地,扎实开展修脚足疗、家政月嫂、特色烹饪、电子商务、职业茶农五大培训工程,探索出一条技能精准扶贫路径。每年拿出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实行“三包两免一补”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培训学杂费、免教材书籍用品费,补往返交通费。在培训的10-15天里,实行住校封闭式管理、全天候授课,紧贴就业岗位需要设置相关课程。

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435期,培训学员29349万人。他们中有人创办企业成为紫阳特色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有的走出大山在外干出了成绩。通过全方位保障,培训就业率达到70%以上。通过实施技能培训,带动贫困人口11934人实现增收,不少贫困人口还实现了“一年脱贫、两年建房、三年买车”的目标,技能培训已成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县将完成免费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中的适龄劳动力参训率达到80%以上,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促进脱贫致富。

“不用甩下老和小,就业还是家乡好。”2018年12月28日,紫阳县9家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企业集中开业投产,县长陈莲等县上领导出席双安镇主会场开业投产活动。

为让更多群众通过就业实现脱贫,紫阳县积极探索“社区工厂+贫困户”就业扶贫模式。针对全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一楼门面房大量闲置的现状,抢抓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社区工厂,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先后引进毛绒玩具、服饰鞋帽、工艺品等各类新社区工厂29家,解决就业岗位2200余人,带动脱贫900余人。

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返乡创业

2018年12月初,水利部公布第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紫阳县任河水利风景区在列,这对返乡创业的陈禄军来说,无疑是最高褒奖。

陈禄军出生于1974年,15岁外出打工,21岁开始承包工程,29岁就身家数千万。36岁,事业正盛之时,他毅然选择回乡创办紫阳县紫诚旅游公司,投资8000万元打造紫阳县任河漂流旅游项目,成为回乡创业的模范。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周边不少农户增收的依靠。景区用工,80%都是当地人,50%是贫困户,每个人月收入在两三千元,全年累计安排务工就业250人次以上。

“跟着熟人好脱贫!”向阳镇天生桥村的贫困户陈大祯跟陈禄军是同村人,2014年企业开始建设时,他和妻子吴家友就在景区务工,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有5000多元。一边在景区上班,一边利用空闲时间种些农家菜卖给公司。

返乡创业一人,带动致富一方。紫阳县坚持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中企业中层、技术人才、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业,推动实现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返乡一人,带动一方”的乘法转变。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范围,支持民营企业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对企业或个人的申办事项,实行“全程代理”和“并联审批”;为创业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每个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都实行县级领导牵头包抓,明确一个部门具体服务,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带头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难题。

“刚回来建农业园区的时候,用电、用地都存在问题,给包联的领导反映后,很快就得到解决了。”集紫阳县天池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木制品加工厂老板、紫阳县万州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一身的马文平说。马文平坦言,是家乡良好的创业环境让他接二连三地在家乡投资,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

为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紫阳县还建立了县、镇、社区三级创业就业服务网络,成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策划、编制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项目,对创业项目开发、评估、发布、跟踪等提供“一条龙”服务。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等困难。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和劳务技能培训结构,培养本地企业适用型、技能型人才。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紫阳县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7500余人,创办企业或经济实体67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