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紫阳县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9-03-15 00:00来源: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件名称 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紫阳县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索引号 0000001060002201903002 公开目录: 政府办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紫政办发〔2019〕21号 成文日期: 2019年03月08日
有效性 已失效 公开日期: 2019年03月15日
内容概述 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紫阳县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 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紫阳县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8日

紫阳县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实施意见(试行)

为全面推进茶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全国质量最优、品牌最响的富硒茶产品,实现质量兴茶、品牌强茶,持续提升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特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脱贫攻坚工作为统揽,以生态为依托、市场为导向、质量为根本、科技为支撑、政策机制为保障,稳定扩张茶叶基地、突出茶叶质量安全和产品竞争力、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能力,围绕茶产业“八大创新工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核心+板块+全域”的工作步骤,着力推进茶叶绿色种植、绿色加工、绿色包装运销等,全面打造全域绿色茶叶产业,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主要目标

立足茶叶资源禀赋,以全域绿色生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茶产业规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建设,使全县80%的茶叶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20%的茶叶质量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实现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茶叶质量效益、产业竞争力、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四园”建设,打造绿色基地

1.建设标准化茶树种苗繁育园。以提高种苗质量、提升育苗效益、培育种苗繁育示范基地为目标,提倡优良单株选育扩繁,建设标准化茶树种苗繁育园,升级做好茶树种苗产业。从事茶种苗生产活动过程中,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和国家禁限止化学农药、过量或滥施化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类激素药品辅助调控种苗生长以及乱扔生产生活垃圾,推行大量施有机肥、人工或机械除草、物理措施和生态控制多手段为主防病虫、垃圾回收分类处理,确保苗圃地及周边生态环境清洁安全和培育出健康优质茶种苗。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创建办、县扶贫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林业局,相关镇及育苗业主

2. 建设标准化茶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产业与生态相协调的原则,重点围绕优势适生区布局,强化资源统筹整合,坚持绿色、有机高起点高标准,发展标准化良种无性系精品茶园,引领带动全域绿色、有机茶基地建设培育。严禁毁林种茶和在坡度25度以上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山地新开垦建茶园,以及未经报备和批准随意改造相对集中连片、面积较大的荒芜低产老茶园。大力推行茶园种树、梯壁留草、培土等措施,改善茶园生态,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扶贫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县林业局,相关镇

3.建设健康态茶园。按照循环农业理念,合理利用农业、农艺措施,培育生长健康、优质高产茶园。严禁采取高度密植和过度矮化修剪等掠夺性生产方式建设管理茶园。推行按技术标准适时修剪、分批采摘、中耕培土、冬季清园等措施,培育“茂大壮”茶树;推行秸秆进茶园、套种绿肥还田等,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推行茶园精准施肥,改进施肥方式,应用深施技术。提倡新建及幼龄茶园施化肥,促长苗壮树、尽早成园,生产茶园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改善茶叶品质。结合城乡清洁行动,全面整治净化茶园环境,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置茶园生产生活垃圾。积极开展茶园土壤、茶产品含硒水平提升与监测工作,开展硒标准化补偿技术试验示范。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创建办,各镇及茶叶企业(园区)

4.建设放心型茶园。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坚守茶叶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应用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严禁茶园防病虫乱用化学农药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及国家禁限止化学农药,严禁茶园除草使用化学除草剂;推行使用LED太阳能杀虫灯、诱虫色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防病虫,人工或机械除茶园杂草。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公安局,各镇及茶叶企业(园区)

(二)推行清洁加工,打造绿色品质

1.建设绿色加工厂。鼓励扶持新建、改(扩)建符合“四化”(生产环境清洁化、加工设备清洁化、加工能耗清洁化、加工流程标准化)要求的茶叶加工厂,提高绿色加工的能力与水平。

牵头单位: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局、县交通局,各镇及茶叶企业

2.坚持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全产业链茶叶标准体系,推行对标组织生产;全面宣贯落实鲜叶采收分级标准和制度,规范鲜叶采收质量,绿色环保装运;严格工艺、标准加工,绿色环保包装、运销上市, 全面提升产品档次。

牵头单位: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各茶叶企业

3.优化茶类结构。持续提升绿茶产品质量,逐步增加红茶、白茶、黑茶生产比例,实施系列化、多元化生产,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牵头单位: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经贸局,各茶叶企业

4.发展精深加工。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工艺品、茶保健品等系列新产品,构建完整的全域绿色茶产品形态和链条。

牵头单位: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经贸局,各镇及茶叶企业

(三)狠抓质量监管,提供绿色保障

1.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控。加大茶叶种植源头的安全管控及加工和销售环节茶叶质量监管。积极开展茶鲜叶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建立茶叶源头管控监测预警处罚机制;积极建立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茶园除草监督机制,鼓励以村规民约形式加强自治促管控,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违禁使用化学农药、化学除草剂等投入品的,依法给予严厉打击、查办,予以曝光;加强产品出厂检验、进厂监督抽检和市场抽检,对不合格产品企业依法严厉查处,公布抽检结果,建档备案,列入黑名单并通报曝光。加强部门合作,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基础信息数据库。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公安局,各镇及茶叶企业(园区)

2.加强域内农药经营管控。建立健全农药经营源头管控机制,执行农药经营品类的报备、准入、监管制度。对经营者报备的农药进行常规审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检,对不报备的或检验不合格的农药不准销售。加大农资经营市场拉网式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抽检力度,对违法销售禁限止化学农药的,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取消经营资质,列入黑名单,涉嫌犯罪的及时查办。全面建立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实名购买制度,实行电子台账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茶业局,各镇

3.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按照产品全程追溯和主体标识追溯,组织实施茶叶可追溯体系项目建设。积极推行“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实行源头赋码、标识销售,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可管控。推进SC认证茶叶企业建设基地和车间物联网、规范化、可视可溯管理系统,建立相关生产管理制度和可追溯质量安全管理档案。实行产品二维码管理和茶农账号管理,促进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主体、基地、农资、产品身份化。积极开展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创建工作,支持SC认证茶叶企业开展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及ISO、HACCP、GMP、GAP等申报认证。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经贸局(电商办),各镇及茶叶企业(园区)

(四)加强科技创新,建立绿色支撑

加快茶产业发展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积极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地品质识别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积极探索集成“有机肥+配方肥”、伏季休茶、光伏萎凋、茶叶初制加工自动化生产等技术模式;推广使用茶园耕作、栽培、采摘等先进机械;推进茶业产学研协作,加快茶叶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茶园,提升茶业绿色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经贸局、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各镇及茶叶企业(园区)

(五)培育做强龙头,打响绿色品牌

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县级示范企业以及“小巨人”企业培育,巩固提升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涉茶招商力度,引进发展新主体;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联社等经济协作组织。坚持品牌引领、抱团发展,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建立紫阳茶产业绿色发展联盟。打造茶产业“航母”或“中央工厂”,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下的具有全国影响的企业知名品牌,塑造品牌核心价值,增强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培育茶业新兴业态,推行多样化营销,同步推进线上线下销售,支持特色农业小镇、茶叶园区、茶庄园、茶旅游等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紫阳富硒茶”区域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持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着力推广提升“紫阳毛尖”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牵头单位:县茶业局

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经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扶贫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供销社、县招商局,各镇及茶叶企业(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茶叶产业全域绿色生产工作由“紫阳县茶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镇实施,县级相关部门和企业主体分工负责。各镇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逐级压紧压实责任,密切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县级各牵头单位要制定分项具体工作方案上报县领导小组,相关配合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推进。各镇要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站、办、所单位负责人和镇村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种植村及镇域龙头茶叶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茶叶产业全域绿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必须落实镇领导班子联系茶叶企业、茶叶村和技术指导员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村、企业,形成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强化示范引领。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要求,各镇要启动创建一批茶叶全域绿色化生产示范样板。2019年在焕古镇、城关镇、向阳镇、蒿坪镇、高桥镇、双桥镇、界岭镇各启动1个300亩以上的茶叶全域绿色化生产示范点创建;2020年每镇各启动1个茶叶全域绿色化生产示范村创建,茶叶重点镇可一次启动多个示范村创建;2021年扩大示范规模。重视加大示范建设人、财、物投入,通过狠抓样板,发挥示范效应,引导广大茶农、茶企自觉参与到茶叶全域绿色化生产工作中。

(三)创新技术服务。按照大范围、多层次计划,重视组织开展县镇村三级和茶厂茶叶产业全域绿色化生产技术培训,确保各项技术培训实施到位。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行专业化服务,以行政村为单位,根据茶园规模,每村组建茶园标准化管理专业服务队一个或多个,开展以茶园管理机械作业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主的有偿专业化服务。落实茶叶全域绿色化生产技术推广指导人员,每镇要明确2-3名农技、食药相关人员从事茶叶绿色化工作,每个茶叶村必须明确1名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人员,每1000亩茶园必须培养1名茶叶技术骨干,茶叶村干部必须人人懂茶、爱茶。茶叶村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人员、茶叶技术骨干,可从职业茶农中培养遴选。

(四)做好宣传工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由驻村干部、村干部、技术指导员到村、到组召开小组会、代表会、院落会,加强宣传,形成合力,做到全域绿色茶叶家喻户晓;利用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将全域绿色茶叶宣传到组、到户、到人,做到全域绿色茶产业建设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全域绿色茶产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茶农收益、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大力宣传,扩大影响,使全县上下提高茶叶全域绿色发展意识,形成建设全域绿色茶产业的浓厚氛围。

(五)严格督查考核。将茶叶全域绿色生产纳入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茶产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范畴,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加强各镇、各部门工作推进日常检查督办,定期通报;加强季度、半年、年终考核,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同时,对不落实茶叶全域绿色生产要求的茶叶经营主体、种植户,不予享受《紫阳县茶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扶持暂行办法》(紫政办发〔2017〕128号)等政策,并依照相关政策法规给予相应处罚。

图解链接:http://www.zyx.gov.cn/Content-1780555.html